【台灣高等教育場域第一個產學共創中心具體建築即將完工啟用,預見「產學共創」之創新價值的發展,未來將更趨重要與必要】
上周末,林健正教授發出邀請召集令,包含:林欽榮、趙建銘建築師與陳欣宜音樂家、許伯夷藝術大師與許夫人、林健正教授及聯奇開發黃文昌經理等一同;來者各自分別從台北、新竹、台南、高雄等地,集合到台南高鐵站區-沙崙綠能科學城,直驅交通大學台南校區,並巡禮即將完工新建成的「台南校區致遠產學共創中心」。
致遠共創中心大樓的主要設計者趙建銘建築師,以及推動這項共創中心大樓終於能從概念化直到現在,即將完工問世在台南校區的真正監造者-林健正教授,他們兩人一路介紹這幢建築物的設計特色與施工重點,以及智慧建築與綠色建築的作法等。這幢建築將以籌設智慧科學暨綠能學院,以及AI學院設置於建築區塊。建築物部分空間則作為產學共創進駐單位;大抵均為國內重要ICT、智慧科技等大廠將其研發與產學單位,進駐於本建築物內,形成一個產業與教育能夠逐步發揮產業新創、深化、支援與產業聚落功能。
林健正教授一直以來就曾經跟我提過,交大台南校區過去3年多以來,有非常快速的成長,主要得力於施振榮學長及張懋中校長,同行致遠,合作無間;施學長正在帶領交大、學術團體、研發界以及產業界的大家,正式締造「產學共創」的新紀元。在施學長和張校長的帶領下,台南校區過去三年有長足的進展,2017迄今,三年之內,先後完成研究生宿舍群及共創中心大樓(致遠樓)。
施學長和張校長擘劃的同行樓也已經完成建築基本設計,同行致遠Twin Buildings將留下可貴的校園精神資產,這些硬體建設其實是為實踐「產學共創」的理念而新增的空間需求。
這歷程,我僅是擔任顧問的協助角色,經由深入了解林健正執行長(負責新校區推動小組)他長年對台南校區籌設、與產業界產學共創的招商以及慎審選擇優質產業界的研發需求的實體發展、以及校區治理工作付出等,可清楚地發現,林健正執行長他跟隨並親眼目睹施振榮學長如何積極奔走,盡其可能協陽明交大合校。施學長始終以最誠懇的初衷來各級中央首長與主管說明產學共創的價值以及高教發展是未來必要的發展模式。
當能深入了解「產學共創中心」的空間生成以及經營模式;即可進一步了解,張懋中前校長拜託施學長協助台南交大校區的發展,所謂協助是1分到99分,都算數,施振榮學長卻用100分的力量在幫忙。施學長發起成立「致遠基金會」, 用意在於校本部有「思源基金會」,台南校區則有致「致遠基金會」。
張懋中校長代表學校和致遠基金會簽訂合作協議書,是希望能夠在一個充分授權的基礎上,讓施學長協助台南校區穩定發展,作為產學共創的實驗基地,成為高等教育的典範移轉。此為最核心的目標想像,並希逐步建置發展。
這個周末在交大台南校區,不僅是目睹台灣高等教育場域第一個產學共創中心的具體建築即將完工啟用,也更預見台灣產學共創的創新價值的未來發展,將更趨重要與必要。